1)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方军区,准备战斗!_巴比伦帝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按照苏联的惯例,出口武器,总是想附加什么条件,比如出口给伊拉克的米格-25,就一同进入了大批的苏联顾问,以这个方式,来施加影响。

  但是,出口生产线这样的事情就不同了,尤其是已经出口给了伊拉克部分t-72坦克,所以,伊拉克并不需要苏联顾问来指导他们对坦克的使用,而生产线上,肯定是需要苏联专家来指导的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张峰提出了,从他们这里聘请一位设计师,从道理上,是非常能说得过去的。

  不过,其中也有一些问题,因为,只是协助他们管理生产线的话,根本就不需要设计师这样的人物。

  张峰自然是有自己的用意,现在在伊拉克几乎没有坦克设计方面的人才,唯一能够做的,就是引进,从苏联这里,引进一位懂整个t-72结构的人,到了伊拉克,被争取过来之后,就可以改进t-72了。

  至于如何争取过这个人来,张峰非常有信心,因为,历史会给他很大的机会,等到再过几年,他还会争取过更多的人来。

  引进坦克生产线,也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,会在引进的这个项目上,将整个附带的其他产品做起来,还有,要在这个项目的基础上,培养伊拉克自己的人才,最终让伊拉克自己具有研发新式坦克的能力,这条路虽然漫长,但是,必须坚定地走下去。

  这些苏联的设计师也动心了,因为他们知道,在国内,只有固定的工资可拿,而到了伊拉克,不但可以拿在国内的一份工资,伊拉克还会额外给一份工资,而且比他的基本工资还要高。(在后期,负责维护米格-25的苏联人员,接到回国的调令后,许多人都不愿意走,有的甚至干脆就留在了伊拉克。)“在国内呆久了,还没有出国走动过,我很想去伊拉克看看。”卡尔采夫说道。

  张峰心中一阵高兴,这老家伙,看来是人老心不老啊!

  “非常感谢您对我们伊拉克的支持,我代表伊拉克,感谢伟大的苏维埃对我们的无私援助!”张峰说道。

  张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,t-72的前总设计师,居然这么容易就被自己挖过来了?有这个老设计师,那么,所有的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,再聘请他给技术人员讲讲课,从己方人员中培养出一部分人才来,张峰的大脑中,思维在快速地跳动着。

  卡尔采夫经历很精彩:194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联坦克学校,此时二战还在继续,他在前线担了任一名坦克机械师,战争结束后,卡尔采夫又去读了装甲兵学院并以继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1949年被分配到下塔吉尔厂工作,工作能力强,成绩优异,很快得到大家的赏识。仅仅4年就跨越了几个职务台阶,当上了总设计师,而且,这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dxs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