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章:示警钟声_大明邪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大明嘉靖三十五年,时维三月。雄鹰展翅,欲越千山。大地暖春,百花盛开。

  西南盆地的丘陵之中,沟壑众横之间躺着一片广阔的水湖,水湖之中不乏群山露头,形成湖中岛屿,故名千岛湖。

  广阔的湖面如展开的绸缎,不时有野鸭嘻戏出没。群山之中,人群三两聚居,有拿着锄头在田地间劳作的,也有拿着长剑起舞的少年。

  千岛湖不仅仅是一处地名,在武林之中,这里还有一方门派,江湖人称千岛派,或者千岛门。自前元初年便声名鹊起,至大明洪武年间甚至是江湖第一大派,当时威名之甚,天下侧目。

  如今,虽不执武林之牛耳,但是谈及四川行省的江湖,绝对绕不开千岛派的存在。

  当然,这也只是局限于四川行省,行省之外,那就只能长叹一声。

  千岛派不能和那些流传数百年的江湖大派如少林,华山,蜀山等派相比的重要原因,还得从他们的存在的原因相比。

  少林,华山,蜀山等派皆是因为前辈高人独居山林,创下绝世武功,以绝技一代一代的往下流传而聚集的人气,慢慢的形成今天的局面。

  而千岛派则不一样,千岛派是南宋末年抗元义士郑少云将军兵败之后,带领着一百多名残兵,藏身于千岛湖,并慢慢繁衍至今。

  凭借着当初郑少云将军的军费,千岛派购置了千岛湖方圆上百里的土地的所有权,然后再租给当地农民耕种,为东山再起,再次抗元做好充足的后勤准备。

  后来,明太祖以一介布衣崛起于江南,执掌天下,元廷退守沙漠,千岛派再无国仇,失去了原有的使命,但因有巨大的土地财富,便一直流传了下来。由于最初的军费是来自民间,为了秉承忠义,千岛派每一代都会从方圆上百里的地方,严格筛选大约三百名幼儿,召入门下。

  这些幼儿有父辈祖辈便是千岛门人的,也有当地百姓的幼儿。这些幼儿,从小脱离家庭,分成不定数的几个小组进行培养。先学文,然后学武,不定期的进行考核,脱颖而出者方能有机会成为下一代千岛门主。

  其中,还会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幼儿,千岛门将其身世进行隐藏,并重新取名,为重点培养对象。身世隐藏之后,即便是亲生父母,都不知道具体谁是自己的孩子,只有当他们被排除成为门主的人选之后才会进行公开。

  他们虽然是重点培养,但是门主的选拔于此没有严格关系,那些知道自己父母姓甚名谁的幼儿,若机缘巧合之下,立下大功,同样有机会成为门主。

  千岛湖东南方向五里的云顶山,有一座庄园,名为金宝园,张雍杰从小便住在这里,跟他一起的还有三人,没有错,他们四人正是千岛门人。

  云顶山金宝园这样的庄园,千岛派还有数百处,有不少庄园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dxs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